海星体育

News

新闻中心

对话机器人公司“加速进化”:会踢足球,成家庭保姆还有多远?

日期:2025-09-11

“砰!”

一脚带着火星的劲射,皮球划出人眼几乎追不上的弧线,擦着横梁下沿砸进网窝。慢放镜头里,守门机器人甚至没来得及抬手。场边的中国工程师瞬间蹦起,抱成一团,隔着屏幕都能听见心跳。这一刻发生在巴西利亚的机器人世界杯决赛,而完成这脚2米世界波的家伙,没有遥控器,没有后台手柄,全靠它自己。观众席先是安静三秒,随即海啸般的欢呼把顶棚震得嗡嗡作响。

很多人以为这只是又一次科技秀,直到成绩单打出:中国队,AdultSize组,冠军。欧美垄断了二十八年的奖杯,第一次刻上中文名字。朋友圈里有人调侃:“国足没干成的事,让机器人干成了。”

加速进化这家公司名字听起来像热血番,办公室却藏在北五环外一栋灰扑扑的写字楼。副总裁赵维晨的工位就挨着测试场,推门进去能闻到淡淡的机油味。他说起夺冠那晚,声音放得很轻:“我们最怕的不是摔,而是摔了爬不起来。结果它真的在一秒之内撑地起身,继续追球,我就知道自己押对了题。”

押题两个字很微妙。过去三年,几乎所有人形机器人都把厨房、客厅、养老院当终极目标,宣传片里不是端茶倒水就是搀扶老人,温柔得像保险广告。加速进化偏偏选了足球。赵维晨的解释直截了当:足球赛是动态、对抗、博弈的极限合集,能把运动控制、视觉识别、决策逻辑一次性压到崩溃边缘。“能在草地上连滚带跑,回家给你拿瓶可乐就不会翻车。”

追球, 自动驾驶一, 百亿规模足

听起来像抬杠,但数据摆在那里。去年世界冠军最高只能把球踢到三十五厘米,相当于一个iPhone的高度;加速进化的家伙抬脚就两米,直接越过人墙。秘诀是“端到端运动大模型”——摄像头捕获的画面不经过任何人工标注,直接塞进神经网络,另一端吐出关节扭矩指令。翻译成人话:它像婴儿学走路,摔着摔着就会了,而且摔得越多学得越快。

展开全文

说到数据,赵维晨突然皱鼻子:“网上动不动就吹自己有几千万条遥操数据,听着唬人,其实喂不饱机器人。”他打了个比方:自动驾驶一天能采上亿条,因为汽车天天在马路上跑;机器人就算加上双臂双轮,十万小时也攒不到一个像样的多模态大脑。真正的做法是足球场上真刀真枪采物理数据,再混剪海量视频做合成,最后让强化学习自己“悟”。

这套方法听上去简单,抄起来要命。机器人在草地上被对手撞翻,得在一秒内完成俯卧撑、转身、找球、追球,整套动作误差超过两厘米就会踩空摔倒。工程师们把测试场改成夜场,每天开灯十小时,让机器人摔成习惯。赵维晨说:“摔坏的膝盖比公司门禁卡还多。”

夺冠后,网上开始出现一种声音:这帮人放着工业场景不挣快钱,非去踢球,是不是傻?赵维晨听完直摇头。工业机械臂五年前就把简单任务卷到白菜价,剩下要么太难五年落不了地,要么市场太小不值得。家用场景反而像十年前的智能手机,硬件、操作系统、开发者工具全部缺位,谁先补齐谁就能当苹果。

他们去年开售的第一代整机售价十万,比一辆代步车还贵,却仍然在半年内交付了几百台。买主一半在海外,欧洲高校、日韩实验室把机器人抱回去拆成零件研究决策算法。赵维晨笑称:“足球是开发者最好的入门教材,从菜鸟到发顶刊,打赢人类至少能水一百篇论文。”

关于未来,他给出一张清晰的时间表:今年到后年,赛事、科研、教育三条线养活公司,百亿规模足够撑到下一轮技术爆发;2027年开始切入家庭搬运、情感陪伴,目标千亿;2030年以后,硬件形态收敛,操作系统成熟,第三方应用像当年App Store一样井喷,那才是万亿级海啸。

至于眼下被炒上天的视觉语言动作模型,他直接泼冷水:“三年之内必被颠覆。”理由很简单,大语言模型靠互联网几十年文本喂出来的尺度定律,在机器人身上没有等量数据可喂。VLA更像把旧酒装进新瓶,看起来万能,实则靠海量标注硬背场景,换个客厅灯光都能翻车。真正的路线应该像自动驾驶,先在封闭场景落地,收集真机数据,再逐级开放,而不是一口气奔向通用AGI。

有人追问,那你们什么时候造出会炒菜的机器人?赵维晨想了想,给出一个并不浪漫的答案:十年。路径也毫无传奇色彩——先让极客掏腰包尝鲜,再让学校机房开课普及,接着杀手级应用出现,最后成本腰斩。听起来像当年个人电脑、智能手机走过的路,没有任何捷径。

采访结束,测试场灯光再次亮起。机器人在草地上跌跌撞撞追着一个橙色足球,摔倒了,撑起,继续跑。赵维晨隔着玻璃看,像在盯一只尚未学会飞的雏鹰。“它会犯错,会摔疼,但终有一天,它会离开这片草坪,敲开普通人的家门。”

而那一刻,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快。

Copyright 2024 海星体育 - 全球体育赛事直播与实时分析平台 All Rights by 海星体育